从70年代起一直到80年代初,由于石油危机的冲击,荷兰经济一度陷于崩溃的边缘:企业成本增加,物价迅速上扬,工资大幅度提高,出口竞争力下降,失业率高达13.5%,预算赤字258亿荷盾,税率达到创纪录水平。荷兰因此被人们称为“欧洲病夫”。
十多年后的今天,欧洲舆论认为,荷兰现在是“欧盟各国中管理最好的国家”,是“欧洲的小老虎”。欧盟委员会还把荷兰作为在严格控制预算赤字前提下减少失业率的典型。
十多年来荷兰经济发展的成绩确实引人注目。按马约规定的5条趋同标准,荷兰的预算赤字已从1989年的6.2%下降到1997年的2%;公共债务从1988年的80%逐步下降到去年的72.7%;荷盾一直非常坚挺;金融市场的利率在欧洲货币体系内最低;通涨率稳定在2-3%。除公共债务外,其他指标都已符合首批加入欧洲单一货币的要求。
最令其他欧盟国家羡慕的还是荷兰近几年来在就业制度改革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由于部分就业制度的发展,荷兰的失业率目前已下降到6%以下,远远低于欧盟10.6%的平均水平。
根据荷兰十几年来对工资政策、就业政策、预算政策、社会政策所进行的改革,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荷兰模式”。荷兰社会事务和就业大臣反对“模式”的说法。他说,“模式”是一种静态的东西,而荷兰的改革特别是就业政策的改革则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还没有结束,尽管荷兰认为劳动市场的改善是“结构性的和持久的”。
是“模式”也好,不是“模式”也好,部分就业确实已成为荷兰的一大特色。据经合组织统计,1995年荷兰16.8%的男性雇员和不低于67.2%的女性雇员是每周工作一二十个小时的部分就业者。这就意味着从1984-1996年新创造的88万个全日制就业岗位实际上为120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
荷兰的经济改革始于1982年底企业主协会和工会签订的瓦瑟尔协议,其基本内容是通过削减工资成本和增强劳动市场的灵活性,达到创造就业、激发企业活力的目的。这就是说,工会接受以削减工资成本为改革突破口,企业同意把从削减工资成本中得到的好处用来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作为对立双方的企业主和工会居然能够为摆脱经济困难同心同德,这令其他西方国家感到困惑不已。
荷兰可以做到,而其他欧洲国家只能“望荷兴叹”,其根本原因在于荷兰民族有着自己特殊的文化心理特征。
荷兰全国约40%土地低于海平面,约60%人口生活在沿海低洼地。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使荷兰人祖祖代代不得不共同与海水作殊死的斗争。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荷兰总共修建了长达2500多公里长的防海大坝和内河堤坝。在长期与大海的斗争中,荷兰人养成了同甘共苦的习惯。正是这种共同面对困难的特点,荷兰最大工会的发言人说,“我们的劳动成本一度太高,这对企业是一种惩罚”。其他西方国家的企业主不敢奢望本国工会代表会发出同样的声音。
荷兰民族的另一个特点是传统观念比较重,妇女结婚后特别是有孩子后一般宁可留在家里照顾孩子,操持家务。年轻夫妇更喜欢部分就业。这就大大减轻了劳动市场的压力。从另一个角度看,有孩子的妇女除了留在家里或选择部分就业外也没有别的其他选择。根据规定,儿童5岁入学,而学校上课时间是从早上8点半到下午3点半,小学头三年每周两个下午没课,学校也没有食堂。荷兰人一贯精打细算,请个保姆还不如有一个留在家里。如果能有一个可以自己选择上班时间的部分工作,既履行了家长的责任,又有一定收入,更是何乐而不为。